我家每年的年夜飯,桌上都有一個“亮點菜”,這是我們的“保留節目”。要講起它的歷史來,還要從早已過世的老母親說起。當年老母親做的油炸酥肉,外酥里嫩,黃橙橙、亮晶晶、香噴噴,堪稱一絕。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起,那時候家里雖然條件差,但是“窮不丟豬,富不丟書”,我們弟兄姊妹5人,在母親的帶領下,每天上山打豬草,背會家由母親切得碎碎的,放到鍋里加上糠,煮熟了喂豬,到了年底,過了冬至,就要殺上一條百十來斤的年豬來殺了吃。我少年讀書時,每到早上上學,如果家里有了酥肉,我就從菜柜子里“偷”上一兩塊,放到衣兜里,帶到學校去吃,再不需要其他食品,肚子餓了的那種美味,真是美妙不可言。到了60年代起,我們家的年夜飯桌上,每年都開始有這樣一道特色鮮明的“酥肉”,這是老母親為我們專門制作的,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每年必會有這道菜,原因是那些年我和我的父親都在桐梓公路養護段的道班工作,他在婁山關,我在爛壩子,后來我又調到在青杠哨道班,我們相隔70多公里,每周星期天下午出門上班,要到周末的晚上才能趕回家,大家在一起,吃上一頓難得的團圓飯。有時遇到防凍防滑,道班工人要值班,我們還不能回家團圓。每次回家時,母親都用盡了心思做飯,盡量把菜做得美味可口。她把新鮮的豬肉買回家,做成了酥肉,除了在桌上吃以外,還把剩下的酥肉分成兩包,讓父親和我每人拿上一包,帶回道班上去繼續吃。遇到班上沒有菜或者我們值班不能回家,又可以帶到工地去,隨時可以拿了做飯菜吃,油炸酥肉既可以當飯吃,也可以做菜,還可以加入新鮮蔬菜做成湯菜,也是十分美味可口的。這個菜至今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道菜。說是一道菜,又何倘不是可以代飯吃的的美味佳肴呢?
酥肉的具體做法是:將精選半肥半瘦的新鮮“三線肉”二斤,(最好不帶皮),清水洗凈,切成不厚不薄的長方形,做成塊狀加入花椒、老抽、姜末、精鹽、拌勻擱置20分鐘待用;將四個新鮮雞蛋去殼攪成糊狀、加入清水適量、面粉半斤、芡粉等調料少許,攪拌均勻,裹上面粉;將菜油半斤熬至八成后,把豬肉用長筷子逐個下鍋,以大火繼續煎炸,翻滾不斷地攪拌均勻,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注意不能過火,也不能到不到火候,過火了呈焦糊狀,不夠火候則接近白色,沒有熟透,味道不香。
光陰易逝,日月如梭,數十年過去,當年酥肉在,品菜憶娘親。如今老母親已經離我們遠去整整十年了,可是那道香味撲鼻的“酥肉”菜,令我幾十年來都記憶猶新。過去是老母親在做,現在是我和夫人繼續做,
詳情請登錄以下網點查詢: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