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如何應聘
每年春天,都會有很多人跳槽,也有很多從家里出來、或者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們,開始找工作。他們會給很多招聘網站發放簡歷,到網上搜索招聘信息。
首先說簡歷
大部分應聘者的簡歷千人一面。除了簡單的個人信息,專業能力無非是網頁制作、辦公軟件、英語四六級。有的強調自己善于合作,工作認真等等。
我的篩選標準是:跳槽頻繁的不要,這么快跳來的人來到我這里不知道什么時候跳走,還不如不要;獅子大開口的不要,你要的工資和職位比我的兩倍還高,以后怎么管呢;專業嚴重不靠譜的不要,學酒店管理的、企業管理、電臺主持,這和編輯不怎么搭界,也不要。
有的簡歷太簡單,我會在線上聯系他們,詢問一些細節,這包括:有沒有作品、博客、網站、有沒有參與過的項目,還有就是有沒有照片。照片很重要。有時我一邊看簡歷,一邊凝視照片,想象這個求職者會是什么樣的性格,是否適合在這里工作。憑著這種相面,我能過濾掉至少五分之一求職者,這其中不乏美女。我不要美女職員的理由在于,他們可以找到更好的去處,而更容易跳槽。
在筆試之前,我基本會了解求職者的以下信息,并進行篩選:
1、作品和曾經參與的項目,博客、網站地址,無法提供作品者不考慮筆試;
2、照片,近照,感覺有性格缺陷或者是大美女的直接濾掉;
3、如果是有過離職,詢問離職的原因和離職所在的公司,理由欠妥者濾掉;
4、詢問他們對哪個崗位感興趣,如果只想當管理者而不屑做具體工作的,濾掉;
5、多長時間上崗?如果還是在校生或者還在別的公司工作,濾掉。我沒有挖人的習慣;
6、大學時擔任過哪些崗位?是否是黨員?一般黨員和干部優先考慮;
7、打字速度如何?50字以下不考慮,明顯是不懂電腦,文字功底也不怎么樣,濾掉;
8、最后就是確定筆試的時間。
所以,對于求職者,請在簡歷中附上以上問題的答案。
然后就是筆試
我這里的筆試也是面試。
筆試的試題是我參考新浪科技的應聘題目稍作改動而成,每次題目并不相同。題目的類型主要包括三類:一類是基礎知識。比如IT的一些常識,最新的名詞解釋,某公司的CEO,互聯網熱點等等。第二類是編輯的判斷和選題能力。我會從百度上隨即找100個新聞標題,讓求職者判斷重要程度,這塊分值不低。
最難的一類題是能力考驗題。打字速度我會現場現場隨機找點文字,讓應聘者連打五分鐘,統計平均速度;簡歷寫懂網頁設計和photoshop的,我也現場出題,比如讓求職者現場制作當日的幻燈,現場用單反或者手機拍照,然后做最適當處理;簡歷中英語能過六級的,我直接打開某個英文網站,隨機找文章現場翻譯。除此以外是個心理測試題,不計入筆試成績,只是了解性格的參考。
每次題目都不一樣,而且很多題目是現場發揮,考試時間很短。所以大部分應聘者在經歷我的筆試后,會有痛苦絕望的感覺;而我會在應聘者答完后,也會現場打分。如果能夠及格,其他方面又挑不出毛病,就進入三個月的試用期。
關于試用期
行內流行給試用者三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不高,也沒有三險一金。但這個時間長短很合理,三個月足夠讓求職者和企業之間相互了解,在三個月結束時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
對于我而言,大多時候是用不到三個月的,“懷才就如同懷孕,久了自然能剛看出來”優秀人才我會在試用一個月甚至一周內辦理轉正手續;做滿三個月的,有些轉正了,他們雖然有缺憾,但我覺得編輯有可塑性;沒轉正的,大多是一直沒有看到讓我滿意的作品,或者有某些讓我無法接受的缺陷。
轉正之后的編輯都有績效考核。我做考核的一個理念是,讓編輯能夠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盡管考核中也有我的個人因素,但比例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鑒于IT業人才流動太快,我對于一年以上的編輯增加了類似期權的機制。
我痛恨挖角
業內,有的網站愿意出高薪到競爭對手那里挖人,這是筆者不屑干的事情。這樣做有兩個壞處:一個是忠誠度,今天你能挖他們過來,別人就可能把他們挖走。第二是增加了人力成本。今天你挖我,明天我挖你,人還是一樣的人,但人員的成本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如果你不是業內最有錢的企業,千萬別挖人。
所以,我更喜歡培養新人,給大學生更多的機會。這也是業內的慣例,即便是四大門戶的招聘體系中,大學生也保持相當的比重。熟練的人才做管理者帶大學生,不但能降低了人力成本開支,還能保證團隊的穩定,一大堆精英們在一起,誰也不服誰,反而沒法干活兒。
培養新人太花精力,培養一個滿意的編輯,要花費半年以上。所以,我也最痛恨同行挖角。有一次某垂直網站主編給我們編輯私聊,希望他能跳槽,結果這個兩年來從不請假的編輯竟然連續請了兩天假去面試,終于被我發現。我直接打電話過去,用兩年內記得的所有臟話將對方痛罵了一番,氣憤至極聲量也極大,我在會議室打的電話,竟然連前臺的女孩都聽到。
我用人,就要培養人,讓他們不但有一份薪水,更要有謀生的本領;我用人,就是用我看好的,用了就不會輕易辭掉。我這兒也并非沒有人離職,但我不刻意強留。比如有的員工找到了更好的去處,待遇的確不錯的,工作穩定的,我不強留;如果離職后,不到競爭對手那里,我甚至會寫推薦信美言幾句。最近離職的幾個編輯境遇還都不錯,不是做了主管,就是去了門戶,沒給我丟臉。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