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息:
畢節市各地招聘信息 >免費發布招聘信息入口< >免費登記求職信息入口<
•畢節人才網 •織金人才網 •金沙人才網 •納雍人才網 •赫章人才網 •威寧人才網 •黔西人才網 •大方人才網 •七星關人才網 •畢節人力資源網 •畢節就業網
冒著霏霏冬雨,《經濟日報》記者日前來到烏蒙山腹地的貴州省畢節市長春堡鎮,看到張永志等16戶村民利用銀行貼息貸款建起的肉牛飼養基地已經運作起來了。
“如果管理得當,明年這個時間,我和合伙的村民就都能脫貧了。”張永志說。
自2015年7月畢節市七星關區創建的“一市五金多套餐”問需式精準扶貧方案出臺以來,僅長春堡鎮就申請貼息貸款312戶682萬元。貧困戶分別發展養殖業、馬鈴薯種植、羊肚菌種植、設施蔬菜種植等項目,收入不斷增加。
“一市”是指建立“免費苗木超市”;“五金”是指建立大病醫療抵墊周轉基金、產業發展扶持基金、精準扶貧風險兜底基金、小額貸款貼息基金、壯大產業發展擔?;?;“多套餐”是指精準扶貧多套餐。扶貧方案要求各部門要整合各方資源,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實行精準化識別,創新扶貧工作模式,大力實施扶貧項目,強化幫扶聯系,深入實施“六個到村到戶”和扶貧攻堅“1+6行動計劃”,推行“一式三化”精準扶貧模式等,多角度激發內生動力,為全區群眾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提供保障。
“七星關區的這一做法,只是畢節市實施精準扶貧探索出來的‘四法’的一部分。”畢節市扶貧辦副主任劉敬東向記者介紹說,精準扶貧“四法”,是畢節試驗區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具體做法。這“四法”分別為:第一是力量法,即明晰“一條路徑”,以“五個機制”撬動“五種力量”,繪制改革創新、總攻貧困路徑圖,以改革的力量拔窮根。第二是十子法,即構建“一套機制”,建立健全精準扶貧的10個子機制,構建具體、細化、全面和系統的工作運行體系。第三是抓手法,即突出“一個抓手”,以“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為抓手,實行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扎實推進精準幫扶工作。最后是產業鏈法,即實現“一個突破”,推進“產業鏈扶貧”,在“加快產業鏈培育和建設、依靠市場激發內生動力”上突破。
畢節是貴州省乃至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畢節試驗區創辦27年來,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基本小康、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歷史性跨越。按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精準扶貧的部署和要求,畢節變“概略瞄準”為“精確瞄準”,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實現3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66個貧困鄉鎮“摘帽”,減少貧困人口123.11萬人。
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在注重思路精準上,切實找準扶貧路子。一是有產業。對有資源條件的農戶實施特色產業扶貧,走多業融合的脫貧致富之路。二是有技能。通過實用技術培訓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三是有住房。采取以獎代補、協調貸款、組織義務投工等方式實施住房改造。四是有保障。對因病致貧或返貧的農戶,實行醫療“兜底”。
注重措施精準,圍繞“四點”抓扶持。近兩年,畢節市實施了惠及農村124萬戶農戶連戶路和90萬戶農戶院壩的“兩個硬化”工程,在2年內完成原定4年建成的1.2萬公里通村油路,推進美麗鄉村水、電、路、訊、房、寨建設。
積極開展小額信貸金融扶貧,探索扶貧資金“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和“入股經營、參與分紅”等扶貧模式。七星關區建立了“一市五金多套餐”問需式精準扶貧機制,分別投入3000萬元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扶貧,讓貧困農戶結合自身實際和發展愿望自行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套餐”發展致富,發揮基金推動精準扶貧的最大效益。
精準扶貧,成效顯著。黔西縣紅板村是貴州省一類貧困鄉鎮中的一類貧困村,從2012年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整合資金395.2萬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投入732.2萬元(含農戶貸款460萬元)用于種植、養殖等產業發展,用3年多的時間實現了扶貧措施精準到戶和脫貧成效持續鞏固,為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小康樹立一面旗幟。(原載《經濟日報》1月18日頭版)
信息錄入:畢節人才網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