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大方縣鳳山鄉恒大二村
2018年,畢節積極探索,以創新就業扶貧機制助推脫貧攻堅為抓手,量身開發崗位,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有效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織金縣官寨鄉開展苗族蠟染刺繡培訓
1 組織保障 精準招募
一大早,家住納雍縣居仁街道路嘴社區的朱廷楷就提著掃帚、火鉗出門了,由于妻子李萍最近幾天生病,他代替妻子到路嘴河小街組段“護河”。
李萍是社區保潔員,負責小街組的環境衛生和小街組區域內的路嘴河河道的清理。
在路嘴社區,像李萍一樣的保潔員有29名,他們負責各自村寨以及村寨附近河道的保潔工作。
路嘴社區的29名保潔員,每月有固定工資,日子越過越好。而路嘴社區也舊貌換新顏,一副水清魚躍、岸綠景美的模樣。
2018年以來,納雍縣因需設崗,根據城鄉護寨護河護路等需要,新設2592個就業扶貧公益專崗,定向招募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勞動力上崗,保障貧困人員及時就業。
在畢節,像納雍縣一樣通過創新就業扶貧機制,聚焦貧困勞動力,開展“十大員”就業扶貧公益專崗招募工作,推動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助推脫貧攻堅的例子不勝枚舉。
2018年以來,畢節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但又有勞動能力和有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以下簡稱“三無兩有”貧困勞動力)這一群體,在體制機制、量身定制崗位、精準招募等方面下功夫,開發“十大員”(護潔員、護林員、護路員、護校員、護河員、護醫員、護廠員、治安巡邏員、養老護理員、其他員)就業扶貧公益專崗,努力破解貧困勞動力就業門路少、轉移就業難、增收渠道窄等問題。
截至目前,全市“十大員”就業扶貧公益專崗已招募“三無兩有”貧困勞動力5.7萬名,帶動17萬貧困人口脫貧。該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的充分肯定,成為全國人社領域精準扶貧20個經典案例之一。
家住七星關區撒拉溪鎮雄嘎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顧光艷和妻子在養豬和種植辣椒等作物的同時,又當上了村里的護林員和護潔員,每人每月有500元工資,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為保障“三無兩有”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后有穩定收入來源,畢節市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開發“十大員”就業扶貧公益崗位,根據崗位數量、工作量、性質等,每人每月發放崗位補貼500至1570元。
同時,為實現“十大員”就業扶貧公益專崗的精準招募,畢節市依托“畢節就業云”平臺和就業扶貧“一卡一庫一臺賬”舉措,對“三無兩有”貧困勞動力進行排查,明確就業扶貧專崗招募的都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通過廣泛發布信息,召開群眾大會進行宣傳,采用村民集體評議、村委會集中研究、鄉鎮勞務分公司復審、扶貧部門核實身份、公開公示等程序確定招募人員,確保精準招募、精準幫扶。
護路員楊興國在712縣道上開展公路養護工作
2 創新模式 組織就業
就業扶貧要解決勞務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
2018年,七星關區楊家灣鎮結合全鎮貧困勞動力實際,成立七星關區楊家灣鎮勞務分公司,組織305名貧困勞動力到村集體的茶場務工,既有效解決產業基地務工問題,又幫助貧困家庭實現增收。
楊家灣鎮的做法只是全市成立勞務公司、建立村級合作社,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一個縮影。
為切實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畢節市以創建“勞務公司+勞務合作社+貧困勞動力”模式,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為抓手,組建公益勞務公司,成立村級勞務合作社,建立市場平臺,著力將勞動力資源轉變成勞動力資產。
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在各縣(區)分別成立國有公益性就業扶貧勞務公司,搭建統一管理服務平臺,再由就業扶貧勞務公司延伸觸角,在鄉(鎮)設立分公司(工作站),負責開展就業扶貧公益崗位人員的招募、培訓、管理、考核等工作。以農村貧困勞動力為重點,組織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勞務派遣、勞務協作等業務。
同時,將本村全部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自愿加入的農村勞動力納入合作社,探索結合勞動技能、年齡、身體素質等情況進行股金額度評估的方式,將社員的勞動力資源轉變為資產后入股合作社,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勞務合作社在勞務公司的指導和支持下,主要負責開展本村就業扶貧專崗的組織管理、勞務派遣、收入分配等工作。
護林員張建、張忠、張華三兄弟在七星關區拱攏坪國有林場開展護林工作
3 按需設崗 因人施培
百里杜鵑管理區普底鄉迎豐村貧困戶顧萬林,之前不謀發展,不思進取,過著貧苦的生活。但自從當上村里護林員后,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除了每天上山巡邏外,還積極參加在普底鄉舉辦的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班,打算發展養殖業。
對于未來的生活,顧萬林充滿了憧憬?,F在的他已經轉變了思想觀念,他相信只要勤勞、不怕苦,就能讓生活越過越好,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幸福的生活。
顧萬林只是數十萬名參加過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群眾中的一員。數據顯示:針對貧困勞動力,2018年,全市共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0.56萬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1.09萬人,民族特色手工藝培訓910人,其他類別培訓1.7萬人。
一串串數據,彰顯著畢節市堅持把就業扶貧作為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舉措的信心和決心。
2017年以來,畢節市以職業培訓為基礎、以就業扶貧為目的,圍繞組織、培訓、就業三個環節,創新培訓機制,提高培訓針對性,強化就業服務,精準有序推進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工作,既讓貧困勞動力有業可就,也讓他們具有勝任相應工作的技能,實現穩定就業。
畢節大膽探索創新,相繼出臺了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和培訓資金整合管理使用辦法等工作機制,整合人社、扶貧、農委、婦聯等部門的培訓資源和資金,不斷加大培訓監管力度,選優配強培訓機構,確保培訓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并針對培訓對象的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自身意愿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需求、企業用工需求等進行精準培訓。同時,將就業服務貫穿始終,構建從培訓到脫貧的“鏈條式”機制,加強市內外與各類用工企業對接力度,收集整理適合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崗位,依托“畢節就業云”平臺,確保貧困勞動力最終實現就業脫貧。
畢節市通過設立“十大員”崗位,組織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有效破解了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的難題,加快了脫貧步伐、助推了鄉村振興、保護了生態環境、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變了貧困群眾的精神面貌,為全市打贏攻堅戰、建設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