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至7月3日,記者隨同三省六市(州)黨報聯合采訪小組深入湖南、貴州、廣東多地“菜籃子”建設現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農貿市場、大型超市進行實地采訪,報道各地對接大灣區加強“菜籃子”建設的做法和經驗。其間,我們特別注意了解畢節“菜籃子”建設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充分征求社會各界人士對于畢節“菜籃子”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其中許多觀點和看法十分中肯和獨到,這對于畢節今后如何抓好“菜籃子”工程十分難能可貴。
按照傳統的觀點,我們所指的“菜籃子”不外乎就是蔬菜產品而已,但是如果按照廣義的、現代的觀點來看,“菜籃子”應該包括一切必須通過人體消化道進入腹內的東西,這其中當然就包括飲品、水果之類了。通過反反復復的思考與對比,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傳統的“菜籃子”賺的僅僅是小錢而已,而廣義的“菜籃子”則可以大大的賺錢。一瓶“娃哈哈”純凈水可以走俏大江南北,一瓶茅臺酒可以風行天下,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實實在在的商業現象。
品質站位: 好高也要求遠
2019年5月9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在廣州市正式啟動,確定貴州省黔南自治州、畢節市,廣東省清遠市、梅州市、云浮市和湖南省永州市作為全國首批設立的6個“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在這次采訪當中我們發現,畢節的“菜籃子”建設條件比起另外五個市州來說既有相似也有差異,但是絕對沒有比較優勢??梢赃@樣說,現在雖然把我們納入了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六個市(州)都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如果我們的所作所為僅僅是人云亦云,人家發展什么我們也跟著發展什么,那么,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非但不能占據“菜籃子”供應的制高點,而且還有可能會被別人拉得越來越遠。對此,廣東省勝佳超市總經理麥家應說:“畢節的山好水好氣候好,這個我們都承認,但是畢節人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畢節商品的營銷手段有待改進,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山好水好氣候好的地方不僅僅只是畢節,所以你的商品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這中間大有講究?!?
麥家應舉例說:“進入勝佳的畢節茂源雞蛋,為什么每天能夠穩定在3噸左右?這就有很嚴格的標準,得按超市的要求配送。超市不是菜市場,標準很重要。單從型號、外觀來說,必須是二、三號蛋,橢圓形、表面不能坑洼。因為我們的客源都是周邊居民,品質不能忽高忽低,也許他今天買了一個壞的,明天就不買了?!?
麥家應的話可不是聳人聽聞。在廣州市江南市場,鴻興蔬菜購銷部檔口老板楊凱正在選擇豆莢,見了有病斑和有蟲眼的,楊凱很生氣地摔到垃圾桶里:“這種豆莢,如果是畢節的,你們畢節人自己會吃嗎?肯定不吃!”看見他這樣生氣,雖然記者覺得這些豆莢不一定是來自畢節,但是此事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清醒,那就是市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品質。為此,我們認為,畢節的“菜籃子”工程一定要站得高,看得遠,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
市場研究當中有一個術語,叫做“供求關系”。在分析供求關系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妨把“品質”這個概念分為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來解釋,也即“品”就是品種,“質”就是質量。在市場供求關系之中,品種和質量是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方的產品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于求”。供不應求導致商家奇貨可居,供大于求導致菜賤傷農。因此,如果做市場不研究好這兩個東西,我們的努力就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拿畢節的“菜籃子”建設來說,我們的品種和質量都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品種不多,質量尚差。在畢節的一些地方,不論是黨政干部,還是轄區群眾,一說起“菜籃子”,想到的往往就是白菜蘿卜馬鈴薯,再加點七大姑八大姨的小菜腦腦,沒有更多的路數,沒有太多的講究,終歸就是“小菜一碟”。對此,廣州江南市場副總經理趙杰說:“對接大灣區建設,我們一定要研究大灣區消費者餐桌上的需求,要了解他們的消費習慣。在畢節很多餐館都喜歡一道菜叫‘農家三脆’,但是即便我這個陜西人,我也不太喜歡?!丙溂覒舱f:“馬鈴薯本來就是一道普通菜,根本上不了大臺面,要靠它占據大灣區市場恐怕有點困難?!壁w杰甚至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貴州平時不是宣傳說黔地無閑草、處處皆良藥嗎?畢節應該可以在藥食兩用、保健菜品等等方面做一些探索,這個東西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最喜歡的,附加值也是很高的,如果走出一條路子來,那可真正是造福百姓?!?
至于說到畢節蔬菜的供給數量,畢節市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副主任孔繁文很無奈地說:“畢節蔬菜產業發展真的是面臨兩難選擇。少了吧,人家看不上;多了吧,人家又要壓價。難??!”據我們了解,在廣州,不說別的超市,僅僅江南市場,人家一天的蔬菜批發量是3萬噸左右,而畢節一年進入整個廣州市場的蔬菜也就是6萬噸左右。我們費死天大的力氣產出來的蔬菜僅僅夠江南市場批發兩天而已,歸根結底,也就是有我們不多、無我們不少,人家根本不在乎。所以我們認為,畢節蔬菜產業要真正占領大灣區市場,那就是要跳出蔬菜抓蔬菜,不斷拓展“菜籃子”的內涵和外延,切實把握好品種、數量、質量等問題,秉承好綠色、環保、有機等發展理念,擇優發展那些能夠長期持續占領市場的蔬菜品種。在這當中,通過采訪,我們感覺到大方豆制品、皺椒,織金竹蓀,威寧蕎麥產品以及天星米系列產品等等都應該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圍獵手段: 理性而且執著
客觀地說,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剛啟大幕,大灣區“菜籃子”配送分中心的建設還在襁褓之中,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就政府層面來說,有思想不夠解放導致跟進步調不一的問題,有缺少頂層設計導致藍圖繪制不夠清晰的問題,有基礎配套先天不足導致開發成本過高的問題。就相關部門來說,存在觀望思想濃厚導致主觀能動性不足的問題,調查研究不系統不深入導致舊瓶裝新酒的問題,精準對接不到位導致產銷錯位的問題。就市場來說,存在粵港澳居民消費理念與內地種植習慣脫節的問題,大灣區注重品質消費與內地注重數量種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還有運輸和包裝成本過高的問題,以及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不強難以進入高端市場的問題。就種植戶來說,存在工匠精神缺失、不精益求精的問題,菜農小富即安思想嚴重、種植基地規模偏小的問題,菜品顏值差、精深加工不夠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朋友圈沒有別人廣泛,我們的商業圈沒有別人給力,那么,我們唯有在思想上高人一籌,在行動上比別人先行一步,將“菜籃子”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納入農業產業化建設、納入增加農民“錢袋子”這個大局來統籌布局、協同推進,而且持之以恒,真抓實干,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有句話說得好,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為了真正能夠使“菜籃子”幫助群眾鼓起“錢袋子”,我們的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切實扛起自己肩上的責任,在基礎設施、信息溝通、產品檢測、技能培訓等各個方面加大力度,真正把群眾組織起來,發動起來,在對接市場的活動中把一家一戶無法做好的事情做實做好,在更高一個層次上實現抱團發展,整體出山。而作為轄區群眾,要讓他們更多地明白,自己的夢想最終要靠自己去實現,要堅決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來一次大的變革,主動融入,創新思維,以最好的心態,最佳的競技狀態,通過不斷的努力與拼搏實現自己的夢想。要善于看到自己的不足與短處,要善于借鑒和運用別人的優勢和長處,做好品種結構調整、規模規范構架、產品打包分級、農藥殘留預防處理等等工作,讓自己的產品真正插上騰飛的翅膀,盡快盡早地飛上大灣區消費者的餐桌。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畢節市由于蔬菜產業起步較晚,目前轄區內還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蔬菜產品包裝材料生產廠家。據貴州張氏云貴蔬果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天榮介紹,他們公司從貴陽購進一車包裝材料運到大方,運費是按車數來計算的,但是包裝時最多可以包裝三車成品蔬菜運出去。這樣一來,蔬菜包裝成本大大提高,有時候運出去根本賺不到錢。然而要減免運輸費用,要拿到農副產品一站式“通關文牒”,必須是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才能有權批準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必須為企業著想,為群眾利益著想,層層反映,層層報批,才能達成問題的解決。對于這個讓企業以及市以下相關部門都十分頭痛的問題,記者專門請教了廣州江南市場副總經理趙杰,他說:“目前威寧正在著手建立一個蔬菜包裝材料生產廠,但是這中間又有一個問題,就怕這個企業吃不飽,導致虧損。因為這種包裝廠的服務半徑大概是100公里,超過100公里,原則上來說這個廠就不賺錢?!甭犓@么一說,記者暗自估算,畢節市境內每個縣區都必須有一個包裝廠才對頭。但是如果真正有那么多包裝廠,肯定“吃不飽”,因此哪個企業家又敢投資?于是我們私下在想,轉去轉來,這個問題最終還得政府出面才能解決。目前畢節不是習近平總書記批示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試驗區嗎?我們可以考慮在這些方面出臺一些政策,先行先試,同時加大企業注冊制度和產品登記備案制度,從而快速有效地解決這類相關問題。
營銷拓展: 內方還要外圓
畢節如何打造自己的“菜籃子”品牌?畢節蔬菜如何搞好營銷?一個是品牌塑造問題,一個是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問題。沒有品牌搞營銷,消費者選擇空間大,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人家沒必要非你莫屬。中間環節過多過雜,必然造成成本提高,消費者難以承受。
對于這些問題,麥家應研究頗多,見解也非常獨到。他介紹說,大概在2016年年底,聽說畢節茂源公司的雞蛋銷不出去,畢節市政協的領導找到麥家應,希望他幫幫忙。麥家應考察后覺得雞蛋品質真的不錯,就是缺乏推廣的品牌。為此,他在自己的超市里掛上“貴州好山好水出好蛋”的橫幅幫忙銷售。一開始,是打開雞蛋讓顧客比較,大概一年時間,消費者慢慢認準了這個品牌?,F在,雖然這個雞蛋比其他地方的雞蛋價格要貴10%左右,但是每天3噸左右還是銷售一空。為此,麥家應開玩笑說:“廣州人挑得好,我也挑得好,你沒標準,不穩定,不可持續,對進入大城市徒勞無功。但是你的產品有了品牌效應,貴點人家也不怕?!彼f:“畢節蔬菜可以先做做區域性品牌,等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再做大品牌,做全國性、世界性品牌。品牌的打造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口吃成個大胖子,許多事情得慢慢來?!?
在整個采訪的過程當中,如同麥家應這樣快人快語的業內人士并不多,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大同小異的共識,就是品牌的事兒忙不得,急不得,必須慢慢用心打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不深思熟慮地謀劃和落實,不但達不到應有的營銷效果,反而浪費了寶貴的地域資源,實在是可惜可嘆。為此,我們認為,畢節“菜籃子”品牌的塑造也如同整個脫貧攻堅工作一樣,必須穩扎穩打,有的放矢。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