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林
南山公園(二期)入口
天河農貿市場
天河廣場
2017年,“五城同創”的號角響徹畢節這片土地,并迅速掀起熱潮。
兩年多的時間,榮譽一個接著一個,成果一項接著一項,點點滴滴的變化,讓廣大市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甜,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秋天,天氣舒爽,沿著倒天河穿城而過,一路上飽覽美景——河兩岸護欄雕刻精美、健康步道依河而建,花木掩映著亭臺樓閣,一座座別致的虹橋橫臥清波……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綠色是滲透在畢節人骨子里的“生命基因”。
2018年,畢節市啟動1個園林城市、6個園林縣城、10個園林城鎮創建;建成了綜合公園9個,在建公園項目23個,金沙縣、赫章縣也即將摘除“零公園縣”的帽子;城市建成區已建成綠地1200公頃,在建園林綠化項目45個。啟動了179個園林式居住區創建活動;2018年12月27日,大方縣、黔西縣、納雍縣、赫章縣獲得“貴州省森林城市”稱號,加上之前獲得省級森林城市的七星關區、金沙縣、織金縣,全市省級森林城市增至7個。
以上省級森林城市建設榮譽的獲得,標志著畢節的“創園”工作立足新起點,邁開新步伐。
2017年8月15日,畢節市中心城區城市環境綜合治理“19456”工程正式開工。工程項目主要涉及倒天河沿岸治理、主城區景觀提升等,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畢節形象的環境工程、生態工程,對加快推進“創園”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畢節市體育公園已于2018年年底投入使用,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老年人健身場地、兒童游樂區……老人、孩子、大人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的運動場地。附近的居民都說:“變化太大了,以前這里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坡地,自從體育公園建成后,城區又增添了一處美景,也給我們帶來了綠色健康的清新享受?!?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2018年2月,經中央文明辦綜合評估,畢節市獲得2018至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資格。
目前,畢節市已順利通過第一年度的測評。七星關區、黔西縣、金沙縣、威寧自治縣成功保留省級文明城市資格,織金縣被評為本屆省級文明城市;大方縣、納雍縣保留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資格,赫章縣成功進入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行列。
為樹立榜樣的作用,提高廣大市民文明素質,畢節市推薦了12名道德模范參加第六屆貴州省“明禮知恥·崇德向善”道德模范評選,8人榮獲道德模范提名獎。截至2018年年底,畢節市28人榮登“貴州好人榜”、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評選2018年度畢節市道德模范20名,選樹一批“脫貧攻堅群英譜”人,發揮時代楷模文朝榮等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
不僅如此,畢節市還通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印制《畢節市市民文明手冊》33萬份、制作雨傘、紙巾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品15萬件,向廣大市民進行發放,讓廣大市民自覺地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來。
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
2018年,畢節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3.1%;全市52個河流監測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為98.08%。
這些變化,正是畢節市大力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成果。
據悉,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71個、完成了15個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137個創模重點項目、75個國家環保重點項目全部完成,26項指標達標25項、基本達標1項;建成10個縣區垃圾收運系統、11個小型無害化處理設施。開工建設中心城區、威寧、織金3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累計建成15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率先在全省實現縣城以上飲用水源自動監測站全覆蓋;構建“1+1+3+N”污染防治攻堅體系。制定塵污染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等13項攻堅計劃,全面打響了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城鄉環境的變化,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看著一天天變好的生態環境,大家都樂在心里。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在七星關區天河廣場下,新建的天河農貿市場今年6月初正式投入運營,現已建成交易攤位及門市427個,占地面積8479平方米。市場里,攤位規范有序,環境干凈明亮,還配置了1100個車位的停車場,市民在這里舒心購物。
“我以前不喜歡到菜市場買菜,里面亂七八糟的,環境衛生也不好。自從整改后,攤位規范了,到處干凈敞亮,買菜也成了一種享受?!笔忻耜悤澡凑f。
天河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的改變,僅僅是畢節市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一次小小實踐。
2018年,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衛生,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打下堅實基礎,畢節市創衛辦組成3個督查組,每月對建成區農貿市場、建筑工地、餐飲行業、背街小巷、公共廁所等“創衛”工作重點、難點部位進行現場督查、督辦。
2018年5月,畢節市通過了病媒生物防制單項達標省級考核驗收。
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市
巍巍七星,磅礴烏蒙。畢節,一片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熱土,人們深受紅色文化浸潤熏陶,具有光榮革命傳統。過去那一段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積淀成畢節人銘刻于心的紅色印記。
2018年,為持續發揚“軍民一家,魚水情深”的光榮傳統,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畢節市大力推動軍民融合發展,齊心協力、共同奮斗,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全市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
制定和落實各項優撫幫扶措施,支持復轉軍人就業再就業,積極支持和引導有條件、有規模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招工時優先招收、聘用復轉軍人。完善落實“軍人優先”服務窗口工作,設置軍車免費停放標志40余個。
開通辦理復退軍人綠色通道,優先為復退軍人納稅人辦理稅收事宜,對轄區內自謀職業軍轉干部、退役士兵、隨軍家屬興辦企業開展納稅輔導。
擁政愛民成果顯著,駐地各部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支持地方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做好扶貧幫困、助學興教、搶險救災、協助地方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工作,增進軍政軍民團結。
對七星關區林口鎮新莊村的村民來說,武警畢節支隊是他們“最可愛的人”。
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武警畢節支隊到該村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暨教育扶貧,投入5萬元為新莊村捐贈1萬株瑪瑙紅櫻桃苗,用于種植206畝軍民經果林,助力新莊農業村產業結構調整及綠色發展,并援助新橋小學10萬元,用于改善校舍環境、更新教學設施和文體設施等。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