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p>
站在歷史的峰巒登高望遠,立于時代的潮頭領航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的這一指示要求,為“兩個大局”下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為貴州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明確了任務。
貴州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奏響“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新時代最強音,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向著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逐夢前行,從勝利走向勝利。
10月1日,全長約118公里,跨越三穗、劍河、榕江三縣的劍榕高速公路,實現全線通車。新華社發
堅定發展信心,增強前進動力,展現奮斗姿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貴州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全省干部精神狀態好、群眾干勁足,貴州大地英雄輩出,更加自覺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全面勝利,決不辜負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十三五”時期,是貴州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基礎設施變化最大、發展動力活力最足、生態建設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今日之貴州,高鐵飛馳,路網密布,高山出平原,天塹變通途,發展空間優化,后發優勢凸顯;今日之貴州,脫貧群眾感黨恩,苗嶺烏江齊歡騰,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化,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均實現了“千年之變”,即將勝利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歷史使命。
5月31日,在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甘萊新市民居住區,腰鼓隊慶祝搬遷群眾遷新居。劉朝富攝(貴景網發)
任務艱巨繁重,前景燦爛光明。面向“十四五”新征程,貴州將以貫徹新發展理念為統領,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協調為內生特點、綠色為普遍形態、開放為必由之路、共享為根本目的,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朝著參與形成新發展格局聚焦發力,在書寫中國減貧奇跡的貴州精彩篇章之后,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貴州精彩篇章。
一?
創新發展,活力勃發。
以創新為“最強引擎”,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滄桑巨變,奮力集聚后發趕超新優勢,邁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經濟增長質量好,綜合實力再登新高度——
面對新冠疫情等嚴重沖擊,貴州經濟2020年“三季報”成績不俗,全省經濟總體呈現全面回穩、穩中提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2011年以來,貴州經濟連續多年高位運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39個季度位居全國前列,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貴州GDP總量、人均GDP的全國位次均實現明顯進位,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潛力令世人矚目。
打通發展大動脈,基礎設施再創新跨度——
貴州路網、水網、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500公里,居全國第四、西部第二、綜合密度全國第一;高鐵通車里程突破1500公里,居西部第二位??h縣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組組通硬化路,通航機場市州全覆蓋,高鐵即將實現市市通?!傲W會戰”等重大項目成為當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盏闹匾ナ?。
在貴陽高鐵動車所,—列高鐵車輛正從動車所駛出。伴隨著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成都等大型城市的高鐵開通,高速高效的大交通帶來貴州經濟騰飛。張貴忠攝
產業變革快步走,新基建再“燃”新熱度——
貴州圍繞區塊鏈、5G基站、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謀劃引領性、帶動性和標志性的重大項目,新基建成為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燃點”。
大數據是貴州推動創新發展的醒目標志!貴州搶抓機遇,培育大數據技術力量,拓展大數據資源空間,有力推動了數字經濟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達22.1%,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一。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計開通5G基站12708個,貴州5G用戶規模增加到536萬。作為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石,5G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著無限可能。
藍海風帆勢頭勁,創新驅動繪黔景。面對國際國內復雜經濟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貴州深化改革開放、拓展產業空間,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后發趕超的輪廓與路徑更加清晰。
10月14日,群眾在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實驗區展示中心參觀,體驗最新前沿科技。曠光彪攝
二?
協調發展,補短強基。
以協調為“最足后勁”,貴州即將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邁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貴州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從全國貧困人口最多到減貧人數最多的省份,創造了脫貧攻堅“省級樣板”。
金秋十月,貴州省赤水市5萬畝箐竹林迎來豐收季節,駐村黨員干部搶抓晴好天氣深入林間地頭,以“一幫一、戶助戶”模式,幫助農戶采挖、搬運、加工竹筍,并通過線上線下“雙通道”銷售,確保群眾穩產增收。張鵬攝(貴景網發)
貴州戰法貴在精準有力——
探索出一系列精準管用的“貴州戰法”,形成了整體聯動、協調并進的系統工程。貴州堅持盡銳出戰、務求精準,持續打好“四場硬仗”,堅持不懈推行“五步工作法”,推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六個堅持”“五個體系”建設,加強“五個專項治理”,積極推進“掛牌督戰”,補齊“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短板。
攻城拔寨實現千年之變——
“我種刺梨有四年,今年爭取掙到5萬元?!彼强h野鐘鄉野鐘村退休支書鄧吉棟說,他是村里種植刺梨帶頭人,種有10畝刺梨。
農村產業革命“喚醒千年沉寂的土地”,農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列。12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既強力助推脫貧攻堅,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易地扶貧搬遷徹底斬斷窮根,幫助貧困群眾“一步跨千年”。
務川鎮南鎮綠色田野里的二級公路與兩旁的黔北民居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田東攝(貴景網發)
鄉村振興基礎逐步夯實——
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2018年1月通組路建成后,開始種植韭黃,如今不僅種得好,還敲開了廣東、浙江等地市場大門;烏蒙深處的威寧自治縣呂家河村新建10公里的通組公路,讓村民夏勇種植的烤煙再也不愁賣。
近8萬公里農村通組硬化路,有效解決農民群眾出行不便問題,既是脫貧攻堅路,也是鄉村振興路。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鄉四級遠程醫療,農村危房改造進展迅速,基本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千年期待今朝夢圓,美麗鄉村再繪新景。貴州人民以此為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闊步邁向鄉村振興、城鄉協調發展的新征程。
??三?
綠色發展、守好底線。
以綠色為“最亮底色”,貴州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一同守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兩樣都要,著力構建長江、珠江“兩江”上游綠色屏障,邁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既定目標,全省上下在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道路上砥礪奮進。
遵義市三閣公園秋日風景羅星漢攝(貴景網發)
環境治理持續推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發出了“多彩貴州拒絕污染”的強音。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固廢治理戰、鄉村環境整治戰“五場戰役”,大力實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業治污減排的“雙十”工程,創新實施磷化工產業“以渣定產”,全域取締網箱養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全省森林覆蓋率接近60%,貴州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綠色經濟持續發展——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守住生態環境紅線,貴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力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進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雙千工程”和十大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綠色制造三年專項行動,推動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組合、園區循環改造,創建一批綠色園區、綠色工廠,2019年貴州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2%左右,逐步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的有機統一。
近年來,銅仁市萬山區積極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新道路。8月25日,在銅仁市萬山區萬仁汽車總裝車間,兩名技術員工在對電動車進行質量檢查。彭俊攝(貴景網發)
生態屏障持續鞏固——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貴州率先將“河長制”納入水資源保護條例,實現所有河流、湖泊、水庫全覆蓋;將6月18日設立為“貴州生態日”,各級河長主動帶頭巡河;省市縣鄉村五級干部每年堅持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已然成為一種行動自覺;長江流域貴州段20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將無限期實行全面禁捕……一項項強力舉措,確保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生態文明持續培育——
2016年,貴州與江西、福建同時首批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貴州一系列創新制度先行先試,構建起保護綠水青山的“四梁八柱”,引領全國風氣之先。頒布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啟動退耕還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生態護林員、碳匯交易試點等十大生態扶貧工程;開展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創新試驗,在全省9個中級法院全部設立專門化的環境資源審判庭,實現省、市兩級全部設立生態環境保護檢察機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損害賠償、環保公益訴訟等多項改革試點,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了有益經驗。
綠水青山新畫卷,生態文明新標桿。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清新的美麗貴州正蹄疾步穩、鏗鏘前行。
虹山湖成為安順市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潘軍翔攝
??四?
開放發展,治理高效。
以開放為“最大活力”,貴州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進開放,加快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邁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