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二十六日,老爸該滿92周歲了,每次我們弟兄姊妹到他里去,都愛聽他講那過去的故事。我們不但佩服老人家那非凡的記憶力,矍鑠的精神狀態,還有那超常記憶、良好的飲食、健康習慣,他硬朗的身體,得益于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數十年的勞動鍛煉和平淡的飲食習慣。在和他的交談中,他講的最多的,要數當年紅軍的故事。
馬年春節期間,我專門請老人家到家里來過年,同時拿出照相機和錄音手機,聽他滿懷興致、邊吃邊聊,杯兩盞下肚,一時興起,老人家打開了話匣子,向我們回憶起那一樁樁、一件件曾經經歷的一幕幕真實的過去……
【紅軍當年住我家】
1934年年底,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到桐梓,有十多個紅軍戰士就駐扎在我家,當時很多土豪劣紳都聽信國民黨的宣傳,說共產黨要來了,要實行“共產共妻”,就把自己家的財產全部藏起來,自己全家躲到盤龍洞、天門洞等山洞里面去。而窮苦百姓都是“干人”,家里基本沒什么財產,只好在屋頭坐等紅軍到來,任由他們去吧。有一天晚上紅軍果然就來敲我家門,說:“老鄉,我們是紅軍,給我們開開門吧”!母親用身體頂住門,小聲地問:“家里只有老的老小的小,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你們要做什么?”“大嫂:我們想在你們家借宿一晚,煮點東西吃,要給住宿費的”。我們家雖然不是土豪劣紳,但還是住得比較寬敞,豎著三間,橫著有五間大瓦房,空著也是空著,母親膽子比較大,又是中年婦女,就開了大門,放大膽子問,“你們有多少人哪?”“就十幾個人,住在你家空著的一間堂屋和兩間偏房就行了?!薄澳呛?,進來吧”!從這天晚上開始,紅軍戰士10多個人,兩個首長,還有兩挑行囊(后來聽說有一挑全是銀元),他們在我家一共住了10多天,這支隊伍,應該是陳云和毛澤民帶領的紅軍中央銀行的一支小分隊,他們在我家住了十多天時間,每天除了站崗放哨,學文化之外,還參加了攻打盤龍洞和天門洞的戰斗。臨走時,他們把我家的青石板院壩打掃得干干凈凈,連稻草都收拾得緊緊有條,捆扎好的包谷桿和稻草全部放到牛欄里上層去,還給陸續回來的鄉親們買來的蔬菜,包谷,留下很多給鄉親們的一角、兩角的蘇維埃零星角幣,都是用紅軍時期的蘇維埃紙幣,還要簽上自己的字,說等以后我們革命勝利了,這些錢你們要好好保存,將來可以兌換的。
我仔細看了紅軍一渡赤水的史實記錄,大致基本符合,其情如下:1935年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后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前進。24日,先頭部隊紅1軍團擊潰黔軍的抵抗,攻占土城,并往赤水疾進。26日,紅1軍團在黃陂洞、復興場遭遇川軍章安平旅、達鳳崗旅阻擊,紅九軍團在箭灘遭遇川軍特遣支隊徐國瑄部阻擊,紅軍占領赤水計劃受挫。27日,中央軍委縱隊進駐土城。28日,紅3、5軍團、軍委縱隊、干部團、以及從丙安回援的紅1軍團2師在土城、青杠坡地區對尾追的川軍郭勛祺旅、潘佐旅發起猛攻,予以重創,但川軍后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雙方形成對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和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撤出青杠坡,改變北上行軍路線,避開強敵。29日凌晨,紅軍大部隊分左中右三路,從元厚、土城向西渡過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2月上旬,紅軍進至川南的敘永、古藺地區,尋機北渡長江。此時,張國燾借口嘉陵江“江闊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僅不率紅4方面軍南下以吸引川敵,反而北攻陜南,致使川軍無后顧之憂,得以集中全力堵紅軍北進。
【陳云駐軍不擾民】
聽說紅軍中有兩個長官,年齡較大,一個是瘦高個,姓毛,(后來聽說是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湖南口音,說話聽不太懂,我沒有和他說過話;另一個陳長官,個子也是高高的,背有點兒駝,年紀比其他戰士要大好幾歲,說話要好懂一些,后來才聽人說他是陳云。那天陳云他們到桐梓縣城的南門趙家嘴去開會了,有人說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云等參加的重要會議。決定把紅軍隊伍帶到涼風埡,經新站出松坎,要去打重慶的國民黨劉湘的部隊。他們還要帶隊伍出川去抗日,走到了酒店埡前面的酒盤子,國民黨的部隊早有準備,在酒盤子有重兵埋伏,還編得有順口溜叫做:“酒盤子,裝好酒,共軍全收鍋里頭”等等。紅軍遂決定往西經溫水向習水出發,經過一天一夜趕到土城,準備一渡赤水,結果遇到四川的川軍,調集重兵在赤水青崗坡發生遭遇戰,紅軍受挫后調頭,赤水一戰,紅軍改變了作戰路線。紅軍在我家住了十多天以后,紅軍回師重占桐梓,拿下婁山關,奪回遵義。母親看紅軍做人做事非常誠實,又缺吃少穿的,決定盡自己的能力幫助紅軍,他請來鄰居幫忙把自己家里的一條100來斤的架子豬殺了,準備送給紅軍,但是紅軍不知道這些,在當天半夜里就開拔,往縣城元田壩、楚米、方向走了,母親早上起來大吃一驚,問留下的幾位傷病員,他們都說早就走了。娶親趕緊把六七十斤豬肉裝進籮筐里,叫我趕快去追紅軍,我挑起擔子,一口氣追了十多里路,才在快到元田壩的“茶婆婆”那個地方追上十幾個人的紅軍隊伍,我把一擔豬肉交給部隊以后,纏著陳叔叔帶我去當紅軍,陳叔叔說:“小弟弟,你才12歲,現在還小,等你和家里的弟弟將來都長大了,我一定讓你到我們紅軍部隊里來”。最后陳云給我留下了三塊大洋,還有意見藍灰色軍裝和一頂自己帶的八角帽,算是留個紀念,可惜那件軍裝早已被全村的鄰居們當成救命的“菩薩衣,被大家一塊塊地撕去做成藥引子,做成藥水給喝了,而那頂帽子至今還在新舟禹門你大姐家里保存著呢......”。
【母親舍命救紅軍】
老百姓都不知道真相,看到紅軍的傷并很多,很弱的樣子,紅軍走后,留下六七個傷兵,不幸被人告了密,結果保安隊的陳隊長帶了四五個背梆梆槍的隊員,帶著繩子來到我家,就把四五個紅軍北土豪綁了起來,戰士們遭到敵人的毒手,就要遭到殺害,眼看小伙子們就要大禍臨頭,我的父親又遠在松坎修路,只有母親帶著我們弟妹和幼小的我在家,還有嗷嗷待哺的二弟,母親令狐大珍當年30幾歲,身強體壯,雖然不識字,但很懂做人的道理,他見到紅軍在我家的所作所為,有感謝紅軍為我們挑水、做飯,秋毫無犯,站了出來,她說:“你們看,這些娃兒們一個個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后生,穿得青衣灰布,衣衫襤褸,多數是草鞋裹腳,我看他們也是農民出身,我求求你們把他們放了吧!”土豪門不相信母親說的話,還是堅持要殺,母親就跪在地上向族長求情。當時做主的是族長,母親雖然是小輩,但在傅家灣是長房媳婦,說話還是具有一定分量的,最后那些土豪和叔伯們的,都是族長說了算,族長說:“看在你真的了解他們,那就請國軍弟兄們看在我的臉面上,放了他們吧!我請你們喝酒吃飯”,在送幾塊銀元,算是答謝大家了。保安隊的隊長聽了族長的話,最后才釋放了這幾個紅軍戰士。我的老母親就是你的祖母,她活了87歲,在80年代去世了
【敵兵飛機不敢炸】
我的家鄉傅家灣離桐梓縣城只有兩三公里,老祖宗萬義祖打從江西到桐梓已經400年了,到現在我是第15世孫。到第三代分為8房,分別在桐梓的魁巖、官倉、花秋、松坎、七寶山、喬村傅家灣、四川綦江等地,其中天字六房天銳公裔孫分別遷到桐梓城關、九壩溝、鞍山傅家灣、燎原大溝、楚米、官倉、九壩鎮董家坡、馬鬃鄉小壩傅家溝、茅石彭家山、四角石等地。到了第六代,即元棟公之后,就在鞍山傅家灣開始繁衍,至今已有11代近200年的歷史了。當年紅軍攻打婁山關的時候,我們都躲兵災、戰亂在家,只有能連幺爸被國民黨拉去當了壯丁。紅軍和國民黨打仗這時候,蔣介石也沒有閑著,他飛抵貴陽坐鎮指揮,想把紅軍置于死地。他派出空軍到處偵查,敵人的飛機除了在婁山關上狂轟濫炸以外,還飛到桐梓附近轉悠,可是我們的家鄉傅家灣栽有幾十顆柏香樹,那柏樹樹齡100多年,是老祖宗栽下的,每棵都樹高六七十米,樹冠如蓋,高低錯落,就像一片大森林,敵人的飛機一是看不清楚,二是若是飛得太低了,還怕被樹枝撞個機毀人亡,結果飛機繞了幾圈以后,居然就沒有丟下炸彈,遠離而去。假若那天真是要丟下一顆炸彈來的話,不但我們家的歷史要改寫,恐怕當年紅軍的中央銀行都要面臨滅頂之災。真是老天護佑,讓紅軍銀行和我家都有幸避過一劫。
【我與老紅軍的故事】
我與老紅軍李文德相識,是在建國以后,1952年成立桐梓公路段,他是第一任段長,我第一次到段上開會,給他寫宣傳標語,他看我有文化,又身強力壯,工作積極,就安排我到板橋道班當班長。我1936年初中畢業后,14歲就在574兵工廠當圓車學徒工,在1942年不滿二十歲,就先后在國民黨328師當兵,328師的師長、團長都是地下黨員,我在部隊呆的時間不長,不到兩年,后來我因患肺結核病提前退出現役。日本投降時,328師部隊還給我們補發了3個月的軍餉以示慶祝。1948年初,當時道班工人是穿著一件印有“道班”的背心,國民黨就不會抓去當壯丁的。因為道班工人也是戰備的需要,從周西城開始起,貴州就對修建公路很重視。解放后,老紅軍李文德能來桐梓當公路段的段長,也足見公路的重要。李文德沒上過學,12歲參加會共軍,遵義會議以前在紅軍隊伍里給博古負責牽馬,茍壩會議以后做毛澤東的警衛員,是毛主席教他認字,發展他入黨,后來經過長期的革命戰爭鍛煉,建國前已經是中央警衛營的營長了。解放后,他先是省城工作,后來調到遵義市公安局任局長,后來在桐梓段任段長。老紅軍一是對基層職工非常關心,二是特別尊重有知識有文化人才。他后來做了兩件事情,讓我感動一生,一是把我從桐梓道班上調到遵義總段生產辦公室任土壤工程師,還想發展我入黨,我說我還不夠黨員資格,還要繼續努力,現在恐怕不行。他又說:“相文哪,那你到桐梓去先當個副段長吧!”我問他: “老領導:這個段長是供給制還是薪給制?”老紅軍說:“當然是供給制,只負責吃飯穿衣的”,我當時就給他匯報思想說:“我家有迪歐雄姿沒無人,我父親已經過世了,我在家里又是老大,恐怕不能完成您交給的任務,對不起,我要讓您失望了?!崩霞t軍說,你說的也對,我們干革命幾十年,到底為了什么,還不是養家糊口,讓大家過得更好么,那就繼續當你的班長吧,但是你一定要見班上的統計員和全段的識字教員,多干工作,多為社會主義做貢獻。第二件事情是1956年,我的愛人,就是你的媽媽在帶領全村人和縫紉社的社員們挑水抗旱時,把腳傷了,后來丟了工作,家里沒有一分錢的困難之際,我把你媽媽接到遵義專區醫院來住院半年多,當時一千多元的醫藥費,老紅軍聽說此事后,在發票上簽上“同意報銷!李文德?!睅讉€字,就把你母親的醫藥費全部解決了。這件事情你們一定要牢記,要學會報恩!如今老紅軍已經離去多年,我們只能用努力工作,不貪不腐,來報答他老人家的恩情。
我1981年1月年屆60周歲光榮退休,退休時工資48.5元,到現在2000多元,已經很不錯了,由二女兒頂替工作,至今她也退休了。我與妻子共生下5男二女,其中早年夭折二人,尚有三男二女,均工作順利,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我天天看書看報看電視,關心時事政治,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感謝當年紅軍鬧革命,讓貧苦農民和百姓翻了身,永遠感謝共產黨的領導,感謝毛主席,感謝社會主義,我打數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不遲到不早退,經常加班加點、防凍防滑,護送車輛安全過境,曾多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并榮立二等功兩次。
【傷兵墳里的秘聞】
傷兵墳位于我家后山大約800米處,里面埋有大約100多人的傷兵尸體,很多人都以為是國民當兵的尸體,其實不盡然。1935年3月紅軍二渡赤水以后,回師桐梓,與王家烈的兩個師八個團大戰婁山關,這是歷史書上寫的正史,其實紅軍在工大婁山關之前,還在桐梓的附近打了一場大仗,具體死了多少人,我說不清楚,我只是知道打完仗以后,鄉里就安排附近的保甲,組織農民去搬運尸體,那個時候鄉里下了命令,誰敢說個“不”字,捆的捆、抬的抬,陸陸續續搬了幾天,才算是全部搬完,隨隨便便在我家的后上,找一個背陰的地方掩埋,估計死者全部有一兩百人吧,至于說是國軍的一個正臉,還是其中有沒有紅軍,我真的說不清楚,應該說都是中國人啊,他們至今都沒有一個親人來人認領,也沒有人去為他們燒香獻花,可憐這些年輕的后生們,有的還是個十四、五歲的孩子??!
【老尹化妝搞活動】
我在桐梓、湄潭328師當兵時,就時不時看到有一個尹哥,還有一個吳哥什么的,他們經?;瘖y,一個磨刀,另一個補皮鞋,都比我要打好幾歲,那是我們就認識了,他們走街串巷,還到到鄉下,其實真正的任務是發展組織,建立黔北革命根據地。解放后,才知道這個尹哥就是遵義公路總段的工會主席,和我一個單位,他叫尹元勤,如今已經97歲高齡了,仍然健在,住在遵義四中,現在身體依然強健硬朗?!奥犝f他的兩個子女,一個在公安局搞政治工作,另一個在公路北段搞財務工作,現在都應該退休了吧”…….?老爸說。
我寫這些文字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家父的經歷,也不想去給老人家去整一個什么“老干”待遇,他如今還只一個退休工人,1981年退休時,退休本上明確寫作“傅相文,1922年1月出生,1949年10月1日參加革命工作;單位的花名冊上也明白地標著出生年月是1922年4月”,這就夠了,我很知足,沒什么遺憾的。除了單位每月給發的2000多元生活費外,加到居委會的大姐大嫂們還要給他發幾十元的補貼,加上我們弟兄姊妹團結友愛,經常去看望他老人家,現在他雖然如此高齡,就老老當益壯,精神矍鑠,這得益于一輩子體力勞動,加上平平淡淡生活,不去爭不去斗不去搶,而是安于清平,順其自然的心態,我是想以此來也表示對老一代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同時也用此文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的前輩和先烈們。
詳情請登錄以下網點查詢: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