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在求職時沒有工作經驗上的優勢,為了更好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很多應屆生把在學校時的社團、學生會等經歷寫進簡歷中,這是豐富簡歷內容的好辦法,但是這也是需要技巧的。
不少同學把學生會、團委、社團等同為了官場,常常把在這些組織中擔任的職務作為重點。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職務本身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關鍵是在里面做了什么事情。因此經歷的標題和描述,并非一定要寫社團名字和職務,可以寫在這個社團里做的某件事情。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通過一些例子來具體分析。
1.數字
有數字的經歷看起來更真實,數字也讓我們可以橫向對比,更精確的感受程度和水平。
比如在社團活動中打雜的一段經歷,如果把數字加進去,描述為“聯系23個參演社團的200多名工作人員,共通知了6次會議,記錄會議摘要1萬多字,協調排練場地34次”,這樣對于個人能力的展現就變得清晰、具體、可信了。當然這些數字應該是真實的,在簡歷中造假就像是在給自己挖坑,同學們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2.簡潔
⑴文字簡潔:舍棄一切無助于描述客觀事實的文字。
⑵排版簡潔:每句話獨立地表述一件事情,呈現一個能力。排版的目的是讓閱讀更簡單。最簡單的句子就是只表達一個意思的句子。
3.條理
任何一段文字內容的安排順序,如果不符合人的思維習慣,讀起來就會很吃力。對于簡歷中的經歷而言,常用的表達順序是“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
⑴時間順序:也可以叫做流程順序。如果是一個獨立的項目,可以把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依次寫出來,交代清楚。
⑵邏輯順序。如果在一個組織中參與了多個項目,或者做了很多彼此關聯度不大的事情,可以遵循一定的邏輯順序來表述!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