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有編不用”和“無編可用”并存的問題,畢節市積極探索建立“編制周轉池”,進一步盤活用好機構編制資源,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推進“筑巢引鳳難”向“花開蝶自來”轉變。
一、盤活存量,精準用編。按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服務大局、保障急需”的原則,建立市直機關周轉編制使用制度,通過聚合市級分散閑置的編制資源,建立市級人才“蓄水池”,投放30余名事業編制。建立人才引進機制,以人才鏈為總牽引,服務產業鏈、優化教育鏈、補齊醫療鏈。多渠道納才,唱響優秀人才引進“協奏曲”。多方式育才,唱響人才隊伍壯大“主旋律”。多平臺用才,唱響人才作用發揮“最強音”。以高質量人才隊伍引領畢節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機構編制服務保障人才工作急需的綜合效益。
二、保證重點,靶向用編。各縣(市、區)按照“保障急需、單列管理、從嚴從緊、動態調整”原則,統籌一定數量事業編制或行政編制建立人才“蓄水池”,專項為本地結構性缺編事業單位和重點領域企業,引進急需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提供編制保障。其中,七星關區委編辦從全區調劑40名事業編制建立七星關區衛生健康系統人才編制池。金沙縣委編辦在縣委組織部建立緊缺人才儲備中心,核定一定數量編制用于保障招聘、引進緊缺人才。納雍縣委編辦印發《關于建立編制周轉池的通知》,對全縣事業單位空編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從源頭上嚴控編制資源,優先保障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性安置、公共衛生等重點民生領域用編需求。赫章縣委編辦在縣級統籌一定數量行政編制,建立行政編制“周轉池”,作為機動編制管理使用。
三、嚴格管理,監督用編。印發《畢節市人才“蓄水池”管理辦法(試行)》,對使用人才“蓄水池”編制的條件、范圍、入池程序、考核管理、退池方式等進行了明確。堅持動態管理,嚴格使用程序和標準。通過“編制周轉池”的建立,激活了畢節市編制管理的“一池春水”,進一步暢通了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為畢節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基層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堅強的編制保障。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