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城市“漂族老人”異地養老幸福嗎?》
情景:在我們的身邊,經??梢钥吹讲簧僬f外地口音的“漂族老人”,他們推著嬰兒車在小區里溜達,到菜市口買回大包小包的蔬菜,回家為兒女們做飯......他們本可以在家鄉安享晚年,卻因為各種原因,為了兒女離開故土,落腳異地;他們本可以在家鄉安享熟悉的環境品味悠閑,卻要獨自守望一份憂傷與孤獨......無奈之下,他們一邊與兒孫生活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一邊要小心地適應異鄉的環境。
他們雖然擁有較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對精神層面的需求卻更加渴望。割斷的人際紐帶、縮小的社交圈子甚至語言的不習慣,都給他們造成新的困擾......
(記者:楊義霞)
【付歌解答】(付歌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孝敬父母也要講究藝術
現在不少老人因為孩子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成家,老人去投奔,有的老人適應新環境很快,能夠住下來開始新的生活,有的老人則融入不了陌生的環境,選擇回到老家留守。面對這樣的情況,老人自身應該怎么調節情緒和生活方式?兒女又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老人安心生活呢?
人們常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同樣的一個家庭,同樣的想把老人接到家里來享享福,可是效果卻不大一樣;如果只是口頭上做得好,而實際情況效果有有差別。原因何在呢?這里又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呢?
一是要有孝心:年輕人要用心去體驗對老人的孝順。既然是大老遠的把雙方老人接過來“享?!?,那就要有真心實意的行動,包括盡心、盡力、盡孝,容忍、寬容、包容,不管老人做什么,你都要先理解,后解釋,要不厭其煩。這是因為老年人具有“老來還小”的心理特點,一定要耐心地傾聽,真誠地幫助。
二是要有愛心:家居老人,長期生活在另外一個地方,或者是農村,一下子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到了一個新地方,就要活到老學到老了。要經常更新改變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抽煙、喝酒,不講衛生等不好的生活方式。又比如自己原來認為房前屋后,種瓜種豆等,這些生活習慣,現在就要改為養花、養魚等室內生活空間的方式了。
三是要有真心:如果是老人到自己的兒子家里來,兒子就要當好磨芯,多溝通,多交流;如果是到女兒家做客,那么女兒就要多想想自己丈夫的感受,多與丈夫交流;作為父母,也要把自己當成有文明修養的客人,不要以“家長”自居,動輒頤使氣指,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更不要在兒媳面前爭兒子,在女婿面前爭女兒。
“漂族老人”的孤獨與失落,源于缺乏心理歸屬感。熟悉的生活環境與人際關系能夠給老人足夠的安全感和心理慰藉,一旦轉換環境,老人就必須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人際關系,才恩呢更適應新生活,而這些對于老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傊?,孝敬父母,也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希望我們多學習,多總結,以期做得更好。
愿天下的所有父母都健康快樂,愿所有的家庭都安樂祥和,和諧相處!
詳情請登錄以下網點查詢: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畢節人才網 黔ICP備09003115號-1
地址:畢節人才市場 EMAIL:795955362@qq.com
Powered by PHPYun.